文中伏羲第一视角有局限,凭借我们跟着视角看到的有限信息,她对从绪说“我爱他”一开始不理解,觉得她恋父畸形病态。经由了一些时间和经历后,她觉得自己逐渐理解了。她的理解是:从绪并不是因为对父亲的男女之爱才选择说“我爱他”并且留在畸形家庭里的。其原因可能有许多,但不是因为她纯粹地爱上侵犯自己的人。所以结尾伏羲选择回去,因为她这样相信着。
我当时的回复模棱两可,一是不想因为自己的回答限制读者的理解,二是因为这件事要真的解释起来难度很大。在我们国家,大多数人接收到的大学及以前的教育是非黑即白,容不下异己与复杂的。在有些问题上,我们可能会觉得存在正确答案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比如答案是A,或者B,如果说要思辨(比如高考作文)那就是A和B都有,一半好一半坏。所以这种思维惯放到爱上,可能就是A爱B(百合),A爱C(异恋父恶心),或者A爱B又爱C(双恋还恋父恶心)。或者给爱分类,爱情,亲情,友情,这三种各自像标签一样独立投在不同的人上。
祝你快乐。
还有关于她对小黑说爱董人渣这点”
不同的读者在同一篇文里会看到不同的东西,许多人尚且没有正眼看过这篇文就给它打上非黑即白各种标签。一旦打上一些骇人听闻的标签说是腐肉,就像A B C简单选择题那样,许多其他的人就不会再费劲去critical thinking啦,国内的大环境就是这样,这也没有办法。但如果有一些独立思考的女孩子心明眼亮,我相信看到的东西会大有不同。
si m i s h u wu. c o m
作者的理解不一定是伏羲的理解。读者的理解也不一定是作者的理解。因此我在叙述时保留了一点模糊,也想看到不同读者不同的理解。有时候需要允许一些模糊的存在,这给作品与读者都留了更多空间。你想看女主得到救赎,很好呀,那或许伏羲回去后她们真的会得到救赎,或许从绪被理解之后会有勇气改变。另外有些读者可能会更倾向于理解成,这是彻彻尾无解的悲剧,也好啊。有受害者会选择反抗,有受害者会迫不得已接受,文里的两位主角就是不同的受害者,世界允许他们同时存在。
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事情本质是多元的,非线的,难以给出独一肯定答案的。在一些不同国家和教育理念下,这种概念会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被反复提及,即critical thinking. 在这种思考方式下,对人文社科各种问题的看法不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百花齐放,相互争论交,包容听取不同的观点同时汇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爱是很复杂的情感,其中可以有亲情,爱情,畸形的望,撕扯的恨意,其中种种不同成分的情感可以以不同的比例交织合。人也是复杂多面的动物,可以心口不一,自相矛盾,迷茫不自洽。有些人只爱一个人,而有些人天生会爱上不止一个人(心理学和生物基因学上说)。
文字如何表现批判抗争,并不是说“我要批判你!我如何骂你!”才算批判,要批判的东西可以show it but not tell it. 比如朦胧诗派通过琐碎的意象蓄表达对社会的鄙弃,可他们的诗美得不行。如果要把朦胧的那层纱扯开,直接说我厌弃某某某,就失去了他们的文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