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林家的儿子都没什么出息,能守住祖业就不错了,你再多生几个儿子,将来又拿什么分给自己的儿子呢?”
刘氏凝神一想,觉得她爹说得很有dao理。林家有七个儿子,将来还会有无数的孙子,那点财产实在是不够分的。
刘财主又说,“我就一儿一女,林家向咱家提亲,就是看重你的嫁妆,想用你的嫁妆补贴自家的儿子。可你嫁去林家,对你,对咱家又有什么好chu1呢?也就是一辈子衣食无忧,更多的也不可能有了。可是你衣食无忧,不代表你的儿孙还能衣食无忧。嫁给柳石,你就辛苦这几年,等他考出举人和进士,柳家的门第就彻底不同了。没听说还有举人和官老爷缺钱的,到那时你自然不必再受苦,你的儿孙更是未来可期!”
说服了女儿,刘财主又对柳石家保证,说他的闺女xing子好,只要亲家多教一教,什么活都能学会。
柳石的爷爷有些拿不定主意,去和族长商量过,回家来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刘家和柳家也很快就定下了婚期。
柳石对自己的婚事没什么想法,只要对方xing子好就成了。
可他的爷nai和爹娘,不是不希望柳石能找一个像李举人那样的亲家,将来也能在科举上提携柳石的。
可柳石的爷nai和爹娘又认识什么人呢?
林秀才多次科举,和县里的秀才和举人们都是熟识。他的儿子有了出息,自然有好人家去提亲。
可柳石呢,虽然也是少年秀才,可他家就几亩地,家里人还要每天下地,cao2劳赚钱。
越是读书的人家,越是知dao考举人有多么的难。
少年秀才也未必就一定能考上举人。
谁知dao柳石能不能考中举人,又什么时候能考中举人呢?
现在闺女嫁到柳石家要下地种田,若是柳石七老八十才考上举人,那自家闺女岂不是要种一辈子的地?
因此县里有功名的人家才没有急着和柳石家提亲事。
若是柳石的亲事能等几年,等他考中了举人,那不仅是县里的读书人家,连县里的官老爷说不定都会动心,想把闺女嫁给柳石。
柳石的爷nai和爹娘是不知dao这一点,所以才很快结了和刘财主家的这门亲事。
而柳石自己则是觉得无所谓。村里的财主家,或者县里的读书人家,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终归他对读书考功名这件事就和柳世安一样,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有没有外界的帮助,对他来说影响不大。
要是一直不结亲,等到考中进士后,在京城找一个官家小姐,倒是会对他将来的仕途有帮助。可像他和柳世安这种家里的独苗,长辈们都急切的等着抱孙子,怎么可能拖到那时候才成亲?
柳石对考举人很有把握,可是考进士,哪怕学问足够了,也仍需要运气。有些很有才华的考生也多次落榜,柳石也不敢说自己一次就能考得上。不知dao要蹉跎几年,家里肯定等不及他那个时候再成亲。
柳世安和柳石先后定亲,王静就被撂在半空中了。
当然,这只是大bu分村民自己的揣度。
实际上,不guan是王猎hu家,还是两个柳家,都从没有提起过结亲的意向。
也只是村里的姑娘们能看出王静平日里很关注村里的两个读书人的消息,才猜测她想要嫁到读书人家去。
可是看柳世安定的亲事,就能看出柳秀才是一心想